作品简介
『牟锦芬,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·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 · 全手工藏品 · 原矿底槽清 · 容量540ML
【山水尔舟】——经典石瓢,舒展挺拔,百年人气紫砂壶型,处处见功力,面面是艺术,壶型永不过时,传世之作。此壶为经典的石瓢造型,上敛下丰,整体比例匀称,器型优美。壶身以圆弧线条构成,流、把、钮处处衔接自然流畅,线条清爽利落,起承转合自如得体。壶嘴、壶把、壶身三位一体。底部三圆足立起全身,使壶显得挺括有神,展露出一种大气风范。
牟锦芬个人简介

牟锦芬,女,生于1963年11月,宜兴紫砂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,擅长装饰的紫砂工艺师。1981年毕业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美术班。同年进宜兴彩陶工艺厂、研究所,师从高级工艺师诸葛永南先生,从事现代紫砂艺术创新设计,1983年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专修造型设计,得到杨永善、张守智、王晓林等诸多教授的精心指导。
石瓢壶简介

“曼生石铫”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,重心下垂,使用稳当,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,出水畅顺,壶身呈“金字塔”式,观赏端庄。“曼生石铫”与“子沾石铫”相比,虽同为彭年所制,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,后者则刚烈而古拙,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。那么,紫砂“石铫”何时称“石瓢”呢?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,顾引用古文“弱水三千,仅饮一瓢”,“石铫”应称“石瓢”,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。
原矿底槽青简介

底槽青,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,紫泥原矿大致可分:头槽、二槽青、底槽青等三类,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,质量之佳,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,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,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;此泥矿名称,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,为恐溷淆,故用其音直译文字,以“底槽青”名之。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,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。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,质地特纯,泥质细腻、成色稳重,呈棕色,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。
牟锦芬紫砂壶
本网的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,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联系客服,我们会在48小时内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entaoxing.com/103078.html,来自任陶行紫砂网。